在北方地区,特别是东北平原和华北黄淮平原地区,一望无际,一马平川。特定地域条件下,既看不见山,也看不见水。风水讲究风聚水止,藏风得水。讲究依山面水,东流西道。平原地区,无山无水,无遮无挡,墓地风水怎么讲究?我们讨论一下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1、首先是你信不信风水,信则有,不信则无
风水的核心要义讲究命、讲究运、讲究天意天命,明显的宿命理念。就是说,墓址选得好,祖坟冒烟了,子孙就发达了;墓址选得差,祖坟失风水,会祸及子孙,你信吗?你信就有,不信就没有。
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,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,主流意识形态一直信奉儒学。儒家讲仁仁之心,讲礼义廉耻,讲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追求事业功业,核心要义是不信天命,不信鬼神,事在人为。中国历史上,风水学一直是民间说教,不融于主流意识形态,根本点就在这。
就是说,自古以来,在知识阶层和主流意识形态,从思想深处来说,中国人讲究风水,但从来不迷信风水。迷信风水的人都是社会底层的一般居民百姓,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忽悠了。
风水即堪舆之术。作为一门学问,风水是关于城镇、村落、宫殿、住宅、墓地等的选址、朝向、建设等一系列方法及原则。墓地风水本来是很简单的,长期以来,被业内人员人为地搞复杂了。
庄稼地里的坟头
2、其次是你有没有条件讲究风水,有条件的,就讲究;没条件的,就拉倒
家境如何?资材实力如何?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怎样?家庭人员有没有较好的作为?等等,都是条件。有条件选择墓址的,肯定有讲究;没条件选择墓址的,就算了。
在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”的法定条件下,一般农村家庭,就是几亩地、十几亩地、几十亩地,就是一小块、二小块、三小块等。现实生活中,家人去世了,只能埋在自家地里,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。反正都是在承包地里,就那一两块地,啥风水不风水的,埋上就完了。
3、平原地带,没有山水,墓址选择有两点讲究:一是位置;二是墓向
(1)所谓位置,即在特定地块中,坟墓的位置
位置的确定也有两点讲究:一是顺路;二是留下合葬或昭穆空位。所谓顺路,就是离路口、路边要尽可能近一些。下葬方便,以后祭扫方便,耕作方便,也少糟蹋庄稼。
所谓墓址空位,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块中,事先要定好家庭人员的墓址地点,先死的埋在自己的位置上,把没死的人墓址空下来。一代传一代,就是祖坟。
(2)所谓墓向,即坟墓的朝向,也就是棺柩的头向
按《仪礼》《礼记》的礼仪规范典籍的规定,坟墓墓向为北向,即正北。实际操作中,墓向较为复杂,有北向的,也有东北向的、西北向的或其他朝向的,具体的偏转朝向程度也有差别。
现实生活中,墓向的确定随俗,即按当地习俗要求操作。
使用罗盘讲究八卦方位的,建议棺柩头向占“艮”位。“艮”为山,所谓依山面水,有个名分。
(3)关于破向
因为墓址周围是有房屋、建筑物、坟墓等,涉及庙宇、教堂、祖茔、巷口等等,墓向需要破解破让。民俗上有这种讲究,但不要过于执拗。能破就破,不能破也不要在意,无所谓的。
4、墓地选址的基本原则是不能“以死妨生”或“以死废生”,即死人不能影响活人的正常生存
看风水应当因地制宜,就事论事,就地看地,原则上不破坏不改变原有地表屋房、建筑、设施等。一定要清楚,风水是自然形成的,是天然的,是野生的,不是人造的。人造的风水是景观。所谓龙脉、吉壤、祥地,所谓祖坟冒青烟后世都当官等等,信者有,不信者无,不必迷恋迷糊,要相信死生有别,阴阳殊途,自然天道,事在人为。